星軌拍攝教學:

 

 

老羊老師撰寫

 

 

星軌拍攝教學:
 

在台灣如果要拍星軌,因為光害和空氣污染,大多要往高山跑.
都會郊區的山由於光害嚴重.大多不是理想的攝影地點。
所以一般人大都往中.南.部.或桃竹.苗的高山地點拍攝,
拍星軌,除了至目地需要漫長的路程以外.
在高山拍照更是辛苦
台灣許多3000公尺級的高山在半夜即使在夏天也只剩7度左右,且經常會有高山症的症狀發生,
可見拍攝星軌決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,一張佳作往往費盡千辛萬苦得來,
我們應給予肯定才是。
以下寫一些對拍攝星軌上的一些心得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。
 

 
 
拍星軌相注意事項:
 
1:天氣:拍攝戶外風景最重要的莫過天氣.有必要在出發前一天看氣象了解攝影點的天氣和雲層.
    如此貢龜率才會降低
 
2:翻一下民曆:通常農曆初15~16為滿月.月亮高掛天際,光害很大決對不是一個好時間。
 
3:找尋攝影點: 這是非常重要的.您可以北極星為背景或拍較無光害的一面,
    或找些大樹或其他當前景.總之景點的探堪是非常重要的。
 
4:攜帶的器材:一般數位相机長曝只能到40分鐘(例NIKON D7500).萬一要拍太久設消除雜訊功能
消除雜訊時間等於曝光時間,又電池使用快.曝光時也在吃電..
建議用電子快門線每3分一張,連拍30張,回來再用軟体合成
另外三腳架非常的重要,應選擇穩定性高和重一點的三脚架來使用,
在長曝時建議 使用快門線來操作,搖控器並不理想。
在夜間操作相机,一個小手電筒或頭燈是必須的。
補光的話.3500K色温 的補光燈是必須的。
 
5:以DSLR拍星軌在B快門下最多可拍約40分鐘,40分鐘表現的星軌雖不算多但己算差強人意了,
一般DSLR最好拍攝前設定消除雜訊功能,缺點是拍完需等40分(例如拍40分)
某些高階相機拍40分看不出雜訊~或一點點
 
6:使用鏡頭:拍攝星軌需使用超廣角,例全片幅16-35mm 或APS-C的11-16mm
 
7:構圖:注意星軌和地面的上下比例.通常天空要多一點,水平不宜歪斜.在夜間構圖非常不易
 
8:禦寒衣物:高山半夜通常温度很低,宜穿羽毛衣加外套.毛衣.圍巾.帽子.暖暖包.熱開水.長襪不可少。
 

9:拍星軌的設定: 因為需長曝,所以將相机曝光程式轉到B快門並使用快門線.
  ISO-100  F5.6左右  

 
 
注意事項:
1:於高山長曝時鏡頭會有些水氣,宜使用拭鏡布輕輕擦拭。
2:避免車輛大燈照到鏡頭,,宜用黑卡擋住。
3:拍攝人數不宜太多,會互相干擾,尤其是小手電筒照射時。
4:不要讓旁邊的人踢到您的三腳架,那就完了
5:前面如有人照手電筒或車子大燈開過來,馬上用黑卡擋住鏡頭,避免拍到光
 
 
  
  

  
 

 
 
 
 

 

 

 

 
 
 
 
 
 
 

 

 

.

icon_BackToTop